1012.富人的力量-《皇上您该去搬砖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黛拉认为,距离最远以及其他的地理条件并不重要,最关键还是要解决官吏的问题。

    官吏问题又分两种:一个是能力问题,一个是心态问题。

    迅速在波斯区建立起银库,对解决波斯区目前的困难大有帮助。

    目前市里最大的事情,当然是与大蛮王作战了。但那属于是军事方面的政策,在民政和经济建设方面,眼下也就是“建立银库”这项大政了。只要咱们区跟进市里的政策够快,就很可能形成在附近区域抢占先机的大好局面。

    除了经济方面,还有一点就是“官吏交换方案”。

    这是黛拉专门为解决波斯区基层官员设计的一个方案。

    任何一个势力的迅速扩张,都离不开两个因素。简单点说的话,就是一文一武。

    提到开疆扩土,人们往往都想到的是上阵打仗的将军。而且通常来说,普通老百姓对武将的好感比对文臣的要多。这是因为在朴素的爱国情感中,人们对“主战”而且直接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会给予更多的欣赏。在普通人的观念里,文臣基本上都是“主和”的。即便是主战的文官,也都是嘴巴上呱呱叫,真上阵什么事都做不了。

    这些想法对不对呢?对,也不对。

    说对是因为,确确实实文官不可能真的能去打,也确实是主和的主力。

    说不对是因为,这个观点太偏颇了。或者说,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。

    无论战争和和平,都属于是国家大政策。根据不同的阶段和国家当前的实际情况,在具体情形下主战不一定就是对的,主和不一定就是错的。兵家之祖孙子说过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道也”,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战争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,但并不能理解为“任何时候去打仗就是对的”。关于这一点,孙子也在另外一句话中说得很透彻了,兵家的上策就是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。打仗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。就这一点,足以让一味以为“战就是对的,和就是错的”的人汗颜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,战争绝不是单纯的血肉搏杀。打仗要什么?要钱,要粮。

    钱从哪来?粮从哪来?这些都不是靠打仗的武官能赚到的,而是靠的文官。

    一句话:打天下要武将,治天下靠文官。

    在这方面,五星市属于严重的“偏科”。要讲武将,五星军可以说将星如云,但在理政方面的人才,可以说一直是捉肘见禁了。从一开始成立汉区到现在,一直都严重欠缺理政的官员。虽然李墨宁等人也想了很多办法加紧对官员的培养,但相对于五星市的扩张速度来说,可以说就是杯水车薪了。特别是最近在南边这边的快速扩张,更是“雪上加霜”。尤其是吐火罗区成立后,张宠这个无赖,可以说把五星市最后一点文官都抽干了。即便黛拉学着张宠去耍无赖,现在再想从市里抽调官员来,绝对是一个都抽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面对这种情况,黛拉想出了“交换”的办法。她的整体思路是这样的:从波斯区派出一批人做银库这件事。

    这么想是因为,有个很简单的计算方法:银库这件事只有两个结果。第一个结果是这件事办好了,第二个结果是没办好。

    先说办好了会出现的情况。假如银库这事办成了,势必迅速的推广到各个区。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,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那么五星市每个区都会严重缺乏银库的管理人才,而且这种缺乏比现在缺文官更甚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用波斯区的“银库人才”去和其他区商量交换“行政人才”,或者找市里申请行政人才,就都不是波斯区求人了。

    通过交换,肯定能得到一批行政官员。

    再说第二种情况,这件事办不成。那会是什么结果呢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