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7章 归正伯-《崇祯十五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京师。

      乾清殿。

      脚步声急促。

      踩的地砖腾腾作响。

      “陛下,捷报啊,我军收复了旅顺口~~”

      内监于海捧着刚刚送到的飞鸽急报,兴奋的奔入殿中。

      御案后,正在分析军报,查看地图的隆武帝朱慈烺猛的抬起头来,眼中的喜悦藏不住。

      ————这些天来,他一直在担心,担心高斗枢会上当,当知道高斗枢不但没有上当,反而将计就计,调动济尔哈郎的主力,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轻取金州之后,他才算是松了一口气,而后沈志祥愿意投诚,并献计要为大明取下旅顺口,一应的计划送到他面前后,他却是又担心了起来,

      作为一个穿越者,朱慈烺知道孟乔芳的名字,也知道这个人不好对付,在清初的地方督抚中,孟乔芳是相当有作为的一个,正是因为有他在西北的坐镇,满清才能评定西北,继而在三藩之乱中,为满清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,最终打败吴三桂。

      这个计划,本身就相当冒险,加上孟乔芳有相当能力,一个不慎,沈志祥连同七百精武营的勇士,就会一去不复返。

      因此朱慈烺很担心。

      不过他并没有干涉,他是君主,不是前线的督抚经略,将在外君有命不授,高斗枢既然已经决定,他就不能轻易干涉。

      这几天他一直在担心,现在大捷的消息出来,沈志祥的计划虽然没有完全成功,但却也是帮助大明成功的收复了旅顺口,看到确定的消息,朱慈烺心里的石头终于是可以落了地。

      而对于沈志祥的死,朱慈烺不禁有一些感叹。

      沈志祥是叛将,其可恶程度虽然不比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,但其当年造成的影响,也是相当恶劣的,三王一公,是汉人投靠建虏的榜样,黄太吉以给他们四人高官厚禄,打消了很多汉人的疑虑,原本在朱慈烺心目里,也是恨不得将沈志祥一起族灭的,但现在,通过力战而死的表现,朱慈烺对他的印象,改观了不扫。

      ——

      虽然错了,但沈志祥终是回头了。

      那么,朝廷该如何褒扬他呢?

      “召内阁、军机处。”

      沈志祥的褒扬,不止是他个人,也牵连到大明对辽东降将的处置,继而影响辽东降将反正的意念,因此非是慎重不可。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很快,众臣来到。

      看完登莱发来的飞鸽军报,知道高斗枢在金州之后,又成功的收复了旅顺口,众臣都是欢喜——金州旅顺几乎是一体,金州又为辽南的咽喉之地,两地都拿下之后,大明只要凭借金州的山势,在建立防线,就可以保证旅顺无忧,而旅顺无忧,又可以保证大明的船舰可以在辽南随意出击,不但是攻击复州,截击建虏的后路,又或者是杀向鸭绿江,攻取镇江堡,以强大的水师为根本,大明就完全掌握了辽南的主动。

      众臣向隆武帝贺喜。

      然后在议前线将士的抚恤和奖赏时,众臣都是大方。每一个死战旅顺的勇士都得到了最高规格的抚恤和奖赏。

      但关于沈志祥,众臣却是有争论。

      三辅范景文以为,沈志祥当日不听朝廷命令,自立为皮岛总兵,求之不成的情况下,就投降建虏,高斗枢带兵渡海之时,他还想要诈降坑害,幸亏为高斗枢识破。

      兵败被俘,不得已的情况下,沈志祥才提出为大明攻取旅顺,其反正之心并不纯正,不过是为时势所逼,想要为他沈家留后而已。

      这样的人,虽然死了,但不宜重赏,照过往的惯例,赐予金银,荫他两个侄子为世袭锦衣卫即可。

      袁继咸、倪元璐、陈奇瑜等人都是赞同。

      次辅李邦华却有些不同意见。

      ——

      李邦华今年已经七十四岁了,身体大不如前,去年年底就向隆武帝请求致仕,隆武帝怜惜他身子骨,但又想要用他的才能,因此请他再为大明干一年,明年准他致仕。

      李邦华答应了,今年将是他在朝为官的最后一年。

      也因为是最后一年,李邦华更加尽责和谨慎,又或者历经风霜的他,已经是放开了许多。

      “老臣有不同意见,沈志祥虽非自愿,但其在旅顺口的死战,却是千真万确的,现在王师进军辽南,正应该多笼络这些辽东降将,以为大军的臂助,即便不成,也可令他们动摇。”

      “因此老臣以为,朝廷对沈志祥抚恤和封赏,不但不应该减,反而应该从重从厚。”

      李邦华道。

      有人点头,但更多的则是反对。
    第(2/3)页